2019031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擁抱仇敵?

參考經文: 路加福音6章20~38節

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6章36節)

耶穌所吩咐的「愛仇敵」這件事,總叫人苦惱,因為那是我們用嘴巴說很容易,實際上卻常常做不到的事。愛上一個人,有時候很自然,但要恆久相愛,則需要刻苦經營,即使世界上最親密的夫妻或親子之間,也有可能反目成仇。對摯愛的人,我們尚且會經歷這種考驗,更何況是叫我們去愛那些在精神、肉體、關係上惡意打擊我們的敵人呢?

不管別人有沒有帶著惡意,當某人因某種行為造成我們內心受傷時,那人便成為我們眼中的仇敵。為了擺脫受傷的感覺,我們往往會想對那個對象報復、洩恨。受傷是個人內在的真實感受,也是樹立仇敵的地方。其實,真正的仇敵並不是在我們外面的對象,而是在我們內心的受傷情緒。主耶穌吩咐我們要愛仇敵,其實是要我們首先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在,因為那些憤怒、暴力衝動、恨與悲傷,那排山倒海而來壓力和痛苦,會輕易地淹沒我們的理智,而使我們變成別人的仇敵。若不是聖靈暗中幫助,我們一定無法招架,很難按捺自己報復的怒氣而理智面對。

德國神學家沃夫(Miroslav Volf)在1996年出版《擁抱神學》這本書,為近代基督徒面對饒恕的課題,帶來極大的幫助與提醒。他提倡的擁抱神學,以「擁抱」的動作讓人容易意會。擁抱的第一個動作是張開雙手,彼此互相邁進,展開雙臂釋放自己的空間邀請對方進入,同時進入對方的空間。第二個動作是等候對方的回應。第三個動作是雙手擁住對方,必須在兩雙手臂交織下才能完成,若只有一雙手臂單向操控或支配,擁抱是不完整的。最後的動作是再次張開雙臂,讓對方有離開的自由。

當一個人在痛苦中願意選擇擁抱仇敵,他早已經先被上帝的慈愛擁抱了。但擁抱的過程,可能是掙扎甚至是受苦的──過程中隨時存在變化與風險,有可能被拒絕、有可能會放手不再擁抱、或抵擋不住內心的衝動仍想以暴力還以暴力。但擁抱會為我們帶來禮物,我們可以將那些受傷的痛苦、報復的念頭,透過擁抱來壓碎,直到和平湧進心裡,上帝之子的生命在我們生命中成形。擁抱仇敵是信仰給我們的選擇,它將為我們帶來天國的祝福。



默想:
擁抱的動作如此簡單,但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和坦然,我們無法在擁抱中得到溫暖,也無法將溫暖分享給對方。

祈禱:
主啊,我承認愛自己和愛仇敵都是很難做到的事,願祢的愛包圍我,使我受傷的情緒得到醫治,釋放我對仇敵的怒氣,讓我活在自由裡。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