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主的筵席

參考經文: 路加福音14章1~24節

14:1 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領袖的家裏吃飯;有些人窺伺著他。 2 剛好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腫病的人, 3 耶穌就問那些法律教師和法利賽人說:「我們的法律准不准許在安息日治病呢?」 4 他們都閉口不言。耶穌就扶著那人,治好他,打發他走。 5 於是他對大家說:「你們當中誰有兒子或牛在安息日掉進井裏去,而不立刻把他拉上來?」 6 他們對耶穌所問的話無法回答。 7 耶穌注意到有些客人替自己挑選筵席上的首位,就用比喻對大家說: 8 「你被請去參加婚宴的時候,不要坐在首座上,恐怕有比你更受尊重的客人也在被邀請之列。 9 那個邀請你們的主人要上來對你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那時候,你會覺得很難為情,不得不退到末座。 10 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座,讓主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這樣,你在賓客面前就有光彩。 11 因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又高舉自甘卑微的人。」 12 耶穌又對宴請他的主人說:「你招待午飯或晚餐的時候,不要邀請你的朋友、弟兄、親戚,或是富有的鄰居,恐怕他們要回請你,還了你的人情。 13 你要請客,就請那些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 14 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那些人無力報答你。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上帝要親自報答你。」 15 同席有一個人聽見了這些話,就對耶穌說:「能夠在上帝的國裏享受筵席的人多麼有福啊!」 16 耶穌對他說:「有人大開宴會,邀請了許多客人。 17 入席的時候,他差派僕人去向被請的客人說:『請來吧,一切都準備好了!』 18 可是他們開始一個一個地推辭。頭一個說:『我剛買了一塊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請原諒我,我不能來。』 19 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剛要去試一試。請原諒我,我不能奉陪。』 20 又有一個說:『我才結婚,實在無法分身。』 21 那僕人回去把這情形都報告給主人。這家的主人非常惱怒,就對僕人說:『趕快出去,到城裏的大街小巷,把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都帶進來。』 22 不久,僕人來回話說:『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經辦好了,可是還有許多空位呢!』 23 主人就對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那些先前所邀請的人絕不能享受我的筵席!」

在安息日,耶穌應邀到不懷好意的法利賽人家中吃飯,並在眾目睽睽下,出手醫治一個水腫病患者。接著,耶穌展開一連串有關上主筵席的談論。「因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又高舉自甘卑微的人。」(路加福音14章11節)就像台灣的筵席,在猶太人文化裡,也認為請客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互通有無。然而耶穌指出,上主的筵席並不是如此,因為當中坐席的是那些「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13節)。耶穌要打破「回饋」習慣,教人不要在意身分地位,或圖謀回報,倘若請客的對象是上帝的客人,那最後報答也將出自祂。

比喻中,受邀參加筵席卻臨時回絕的人,理由表面冠冕堂皇,實則荒謬至極。買地、買牛是大事,若不事先量過、看過、試過,沒有人買定後才去看、去試。雖上主律法明訂,新婚男子免服兵役一年(申命記20章7節、24章5節),但赴筵席與服役不同,這人拒絕的說詞,更顯出其唐突無禮,因他言下之意是:「雖然我已答應你,但我與妻子有約,她比你的筵席更重要。」因此,主人轉而邀請那被社群排除在外的人,後來還有空位,更吩咐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裡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23節)普遍認為,最後的邀約象徵「向外邦人傳福音」。不過,歷來被誤解的是「強拉」。耶穌要我們去勉強人來聽福音嗎?強拉人赴上主的筵席嗎?這與原意相距甚遠!在近東地區,甚至台灣,對出乎意外的邀請,人們常會藉詞拒絕,這是文化,也是生活禮節。除非僕人堅持並「強拉」(和合本譯為「勉強」),人們才明瞭主人的心意,安然應邀入席。

在羅馬皇帝奧里略(Marcus Aurelius,161~180)執政期間,流行病奪走帝國近三分之一人的性命,連皇帝也無法倖免。疫情最高峰時,光是羅馬,一天就有5000人死亡。在疫情遍地、人心惶惶時,有一群人記得他們跟隨的主耶穌,曾用手接觸醫治痲瘋患者。當時雅典教會主教狄尼修(Dionysius),在信中描述當時羅馬城內基督徒的典範:「這群基督徒無視危險,擔起護理病人的責任,顧及病人需要。他們因為照顧病人,也染上惡疾,但歡然接受,安詳愉悅地離世。」這正是上主的筵席之精神。主耶穌的悲憫與慈愛,喚醒我們應該跨越藩籬,以愛彼此守護,甚至捨身也在所不惜。



默想:
你曾受邀參加筵席嗎?倘若是上主的筵席,你願意應邀嗎?

祈禱:
親愛的主,我明白祢為了愛我而捨身,謝謝祢邀請我到祢的大筵席。主啊,幫助我用生命回應祢的愛,對祢說:「是的,我願意。」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