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誰是救贖者?

參考經文: 路得記3章1~18節

3:1 有一天,拿娥美對路得說:「女兒,我必須替你找個丈夫,好使你有個歸宿。 2 記得波阿斯是我們的親族嗎?你曾經跟他的女工一起工作。聽我說,今晚他會在禾場上簸麥子。 3 你去洗澡,擦點香水,穿上最好的衣服,然後到禾場去。但是不要讓他知道你在那裏,要等他吃完了,喝夠了。 4 要看準他躺的地方;他睡著了,你就去,掀開被子,躺在他腳邊。他會告訴你該做甚麼。」 5 路得回答:「你說甚麼,我就做甚麼。」 6 於是,路得到禾場去,照著她婆婆告訴她的做了。 7 波阿斯吃完了,喝夠了,心情愉快,就到麥堆旁躺下睡了。路得悄悄地走了過去,掀開被子,躺在他腳邊。 8 到了半夜,波阿斯忽然醒了,轉過身來,驚奇地發現有個女人睡在腳邊, 9 就問:「你是誰?」她說:「先生,我是路得,你的婢女。你是我的至親,有義務照顧我。請你娶我!」 10 波阿斯說:「願上主賜福給你!從前你對婆婆忠誠,現在你對已故丈夫的家族更忠誠。你大可以去找個年輕人,不管他有錢沒錢,你卻沒有這樣做。 11 路得,不要擔心!無論你要求甚麼,我都會替你辦到;城裏的人都知道你是一個賢慧的女子。 12 我確是你的至親,對你有義務,但是另有一個人比我更親。 13 今晚你就留在這裏,明早,我們看他願不願意對你盡至親的義務。如果他願意,那很好;如果他不願意,我對著永生的上主發誓:我一定盡這個義務。現在你只管躺下,留在這裏,直到天亮。」 14 路得就躺在他腳邊。但天還沒亮,人還辨認不出她的時候,她就起來,因為波阿斯不願意人家知道她來過這裏。 15 波阿斯對她說:「脫下你的披肩,鋪在這裏。」她照著做了。波阿斯倒了差不多二十公斤的大麥在上面,幫她放在肩膀上,她就回城去了。 16 她到家的時候,婆婆問她:「怎麼樣啦?女兒!」路得就把波阿斯為她所做的一切都告訴婆婆。 17 路得說:「他告訴我,不可空手回到你這裏來,所以給了我這麼多麥子。」 18 拿娥美對她說:「路得,你不要急,等著看這件事的發展。波阿斯今天不辦妥這事是不會休息的。」

在路得記中,男性與女性的角色位置剛好顛倒過來,女性成為主角,男性隱藏而成為背景。故事中,女性可以主宰並改變自已的命運,她們重返故土,與死亡抗爭,主動追求幸福,創造新生命並延續了家族的血統。這樣的女性角色,與摩西五經中女性故事的角色截然不同。即使現代,在像對待自己女兒般愛護的婆媳關係中,我們還是很難想像一個母親如此積極主動地為女兒想方設法尋找歸宿,而且提出的是相當大膽、具試探性的方法。

當波阿斯邀請路得來吃餅,將餅蘸在醋裡時,此舉已接受她為家族中的一員。雖然波阿斯對路得的愛意如此鮮明,但在禾場上,波阿斯仍保持一個有社會身分之人的謹慎與節制。波阿斯對路得的愛,是很有智慧與謀略的。面對路得的主動要求,波阿斯表示接受,甚至在路得主動示愛後,仍不減他對路得的讚賞,當面稱她是「賢慧的女子」。在波阿斯的節制與等候中,可見他對路得真心的珍惜與守護。於是,在波阿斯的善意回應下,路得主動對拿娥美提出照顧的保證。而在這當中,儼然存在的是尊重保護對方,且替對方設想的愛的關係。

在路得與波阿斯這段的男女關係中,「誰是主動者?」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若試圖在兩性婚姻關係中扮演拯救者的角色,現實的婚姻生活可能很快就會教人夢幻破滅。儘管路得記的角色描述是相當突破傳統的,然而,其所呈現的兩性關係,仍是要在社會制度的保護下來發展。由於路得和拿娥美的主動,不只使她們將來的經濟得著保障,更保全了以利米勒的家產和血統的延續。這樣的舉止在當時社會是劃時代的行動,也展現一個外邦女子(新住民)在猶太社群被接納的真實過程。

到底誰是救贖者?表面上看來,波阿斯是救贖者,而路得是被救贖者;但實際上,拿娥美才是真正得到救贖的人,而路得正是她的救贖者。血緣不是決定誰是救贖者的關鍵因素,路得記讓我們看見,忠誠的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就這樣,在流放歸回、重新等待建立的社會次序中,血緣性的概念轉化為功能性的概念。這突顯出重要的不再是血緣關係或血統的純正,而是能在忠誠的愛的關係中,彼此得著真正的救贖。



默想:
我能平等看待主動示愛的兩性,且仍不減對其原有的讚賞嗎?

祈禱:
懇求上主賜下耐心與信心,在面對自己或下一代的兩性親密關係中,願意在節制與等候中,詳細察看上主和對方的心意,忠誠以對。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