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9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真正的敬虔

參考經文: 哥林多前書14章12~25節

14:12 同樣,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就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 13 所以,講靈語的人應該祈求特別的恩賜,好解釋靈語的意思。 14 如果我用靈語禱告,就是我的靈在禱告,可是我的理智不發生作用。 15 這怎麼辦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理智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理智歌唱。 16 要不然,當你只用靈向上帝感謝的時候,在聚會中不通靈語的人不懂得你說的是甚麼,怎能跟你同心說「阿們」呢?他無法知道你在說甚麼。 17 這樣,即使你向上帝感謝的禱告是好的,別人也不能夠得到造就。 18 我感謝上帝,我講靈語比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多。 19 可是,在教會的聚會中,我寧願說五句使人明白、能夠教導人的話,而不講千萬句靈語。 20 弟兄姊妹們,你們在思想上不要像小孩子;在壞事上要像嬰孩。你們在思想上要成熟。 21 聖經上說過:主說:我要藉著說奇異語言的人,藉著外國人的嘴唇向這人民說話;可是,他們還是不聽從我。 22 這樣看來,講靈語的恩賜不是為著信徒,而是給不信的人作憑據的。可是,傳講上帝信息的恩賜不是為著不信的人,而是給信徒作憑據的。 23 那麼,如果全教會聚會的時候,大家都講靈語,一般外人或不信的人進來,不是要說你們都發瘋了嗎? 24 如果大家在傳講上帝的信息,有不信的或外人進來,他會從所聽見的話省悟到自己的罪,感覺到良心不安, 25 隱密的意念顯露出來,他不能不俯伏敬拜上帝,承認說:「上帝實在與你們同在。」

在哥林多前書14章12~25節這段經文,保羅講述了基督徒常見的兩種敬虔模式。第一種敬虔的模式,特別強調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有這種敬虔模式的信徒非常關注自我的恩賜,並且將他們自己與上帝的關係看為最重要。但是,這會有一項缺失,就是只注重自己和上帝的關係,而忽略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

在保羅看來,哥林多教會的不少信徒就有這種只關心自己靈命的傾向,導致他們認為本身擁有的恩賜是表明個人的重要,或認為這些恩賜是上帝對自己的肯定。他們認為,祈禱和唱詩是因為他們的靈性,而不是理性。他們甚至認為,這種靈性是得到上帝祝福的根源。他們如此重視自己和上帝的關係,導致他們很容易忽略他人的存在。

保羅發現,在哥林多教會那些看重講靈語的信徒,很多是屬於這種敬虔的模式。因此,在哥林多前書的其他部分,我們會看見因為有些信徒有這種想法,以致他們在所屬的信仰團體中,常常會忽略或不在意其他的信徒。

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有這種缺點,因此苦口婆心勸勉他們應該持守另一種敬虔的模式,就是除了看重與上帝的關係,也要看重自己與其他信徒的關係。保羅認為,看重自己跟上帝的關係並沒有錯,信徒本來就需要將這樣的關係,視為信仰中最基本且重要的關係。但他同時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若一個人真實承認個人與上帝適當的關係,必定也會在意自己和主內弟兄姊妹的關係。

對於這種敬虔的看法,保羅經常以「愛」將信徒整合起來,並期許他們能將這種敬虔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敬虔的態度,會讓信徒在敬拜上帝時,將靈性和理智全然融合一起。因此,保羅說:「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就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12節)期待他們將自己的恩賜,視為服務其他信徒的媒介,並且能關注其他信徒、甚至尚未信主之人的需要。

保羅雖然以自己為例,述說他講靈語的經驗比任何一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更多,但是他並不以擁有這種恩賜為驕傲。他清楚地說:「在教會的聚會中,我寧願說五句使人明白、能夠教導人的話,而不講千萬句靈語。」(19節)因此,讓教會的兄姊能夠得到造就、安慰、鼓勵及學習,才是重要的事,也才是真正的敬虔。



默想:
我是否只看重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卻忽略與眾兄姊的關係?

祈禱:
主上帝,懇求祢讓我學習謙卑,不只認真看重與祢的關係,也看重與教會其他兄姊的關係。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