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祂正與我們同在

參考經文: 以西結書4章1~17節

4:1 上主說:「必朽的人哪,拿一塊磚頭放在你面前,在上面畫一座城代表耶路撒冷, 2 又在城周圍挖壕溝,築堡壘,紮營地,架起破城的槌,象徵城被圍困。 3 然後,你要拿一塊鐵片立在你和城之間作城牆。你要面對這座城,象徵城被圍困,而圍城的就是你。這就是我給以色列人的徵兆。 4 「接著,你要向左側臥;我要把以色列國的罪壓在你身上。你要在那裏躺三百九十天,為他們的罪受苦。我叫你躺著的日數是我判定他們應受的刑期,一天相當於一年。 5 6 這刑期滿了以後,你要向右側臥四十天,為猶大的罪受苦,一天相當於一年。 7 「你要面向耶路撒冷,對被圍困的城揮拳,說預言攻擊這城。 8 我要把你捆起來,使你不能翻身,直到圍城的日期滿了。 9 「接著,你要拿些小麥、大麥、豆子、豌豆、粟米、粗麥等揉成麵團,做成餅。這就是你向左側臥那三百九十天所要吃的食物, 10 每天只可吃兩百三十公克,天天按定量吃。 11 你每天只能配到兩杯喝的水。 12 你要在民眾面前,用人糞作燃料烤這種餅來吃。」 13 上主說:「這表示當我把以色列人驅逐到外國的時候,他們將要吃法律所禁止的不潔淨東西。」 14 但是,我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從沒有玷污自己,從小就沒有吃自然死的或被野獸撕碎的動物。我沒有吃過不潔淨的食物。」 15 於是上帝說:「好吧,你可以用牛糞代替人糞作燃料,在上面烤你的餅。」 16 他又說:「必朽的人哪,我要使耶路撒冷絕糧。每當人民按配給的份量吃餅喝水的時候,他們會焦急,悲歎。 17 他們將缺糧缺水;他們將絕望,因自己的罪而漸漸消瘦死亡。」

古代若遇乾旱,部落祭司會用如今稱為同類療法或同理療法的巫術祈雨,相信在倒水儀式中說出適當的話(後來演變為咒語),會得著大自然回應,從天降下雨水。以西結運用類似場景,不是講個不停,而是用一場荒謬劇讓這群流放之人深刻體會上帝的話語。

首先,先知被上帝吩咐模擬耶路撒冷被圍城。接著,他被要求捆綁向左右側臥,象徵承擔南北兩國的罪。左右側臥的時間,北國的390天(年),若照以西結的算法,應從出埃及後上帝的子民不斷背逆起算,南國40天(年)則與以色列在曠野漂流40年相同。最後,則模擬聖城被圍困期的糧食配給。照申命記23章12~14節記載,人糞應該埋在營外,對受過祭司訓練的以西結而言,用人糞烤餅是難以想像的汙穢。因此,無論餅和水的份量或用人糞烤餅,都突顯當城被圍困,情勢越來越令人絕望,就出現什麼都吃,甚至吃人肉的景象。以西結身處巴比倫,然而他用行動劇與遙遠的耶路撒冷城內被圍困的人民同在。這就是先知本色,他認同人民的苦難,並以超越言語的方式,彰顯上帝與人同在的力量。

《等待果陀》是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山繆‧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代表作。內容述說流浪漢迪迪(Didi)和果果(Gogo)到一棵樹旁等待果陀。果陀若沒來,他們不能走。在等待果陀時,他們討論過上吊自殺,但只空談;為打發時間,展開一連串活動,果果不斷嘗試脫下那隻令他腳痛的靴子,迪迪則不斷擺弄帽子;他們為食物爭吵,唱一首重複的悲歌,討論宗教。後來,一個小男孩出現,說:「果陀今晚不會來,但是明天一定會來。」結果,他們只好明天再來繼續等待。這齣戲劇剛在巴黎首演時,引發激烈批評;後來在倫敦上演時,備受嘲弄;在紐約百老匯演出時,也被譏諷。直到1970年代,這齣戲才受到平反,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戲劇。評論界盛讚這齣戲劇,呈現二戰後人類面臨空虛、絕望處境時,那種無奈、恐懼、無處可逃與迷失的真實感受。

當大地枯乾,人們空虛、絕望,上帝真的不在場嗎?許多評論家認為,果陀暗喻上帝,作者指出現實中上帝彷彿不在的空虛無望,卻又充滿盼望,因為明天祂將會來。在以西結的行動劇裡,上帝透過先知告訴我們,祂知道我們的一切,並且會施憐憫,當我們陷入痛苦掙扎時,不要忘記,祂正與我們同在。



默想:
我曾在什麼情況遭遇類似被遺忘的經歷?那是怎樣的感受?

祈禱:
上帝啊,幫助我在最空虛絕望時,能明白祢正與我同在,並體會到祢的安慰。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