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與資料使用說明 |
||
前 言教勢統計報告的完成,不僅是回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國內的宣教成果,更是感恩上帝帶領我們在台灣所推動的事工。此外,本報告書可作為檢討宣教方針、規劃未來宣教藍圖之用,以繼續宣揚上帝國的福音。在基督教協進會的統計報告中指出長老教會近十年來的會友年增率為0.76%,而台灣整體教會的會友年增率為3.00%,即使該單位統計資料與我們歷年報告不同,[1]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他新興教派的教勢發展確有明顯不同。當然以人數來評估宣教的成果是有待商榷的,宣教事工的成敗絕不侷限於人數的多寡,只可惜在教勢統計上往往是數量化的資料,而測量的方法也常常是以數人頭的方式來表達。為避免窄化我們的觀點,除了人數增長之外,我們還加上教會區位分布、社區宣教(含921社區重建與教勢評估分析)及教會成員性別比例等議題,以豐富教勢統計報告的內容,也展現我教會宣教的多元性。本手冊分為二部分,前半部為敘述統計報告,是將全部教勢資料做簡單整理及計算的報告;後半部為主題分析報告,是將回收之有效資料做交叉比較及檢定,並指出一些重要發現,可作為宣教策略分析的參考。 教勢概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截至2000年底,扣除暫停教會,共有1,203間教會有正常聚會,信徒總數224,679人,佔全國人口1.01%。比起1998年教會數增加13間,信徒總數增加832人,年增率為0.19%;其中平地教會增加4,283人,原住民教會減少3,451人。各教會平均數為187人。 會員數方面,總計195,836人,比1998年多出9,552人,年增率為2.53%,平地12個中區會中,有11個中會出現正成長,以新竹中會年增率5.91%最高,只有台中中會出現負成長,原住民15個中區會中,有11個中會出現正成長,以西美中會年增率8.67%最高,東美中會年增率-4.75%最低。各教會平均數為163人。 禮拜人數方面,總計102,337人,較1998年增加1,037人,年增率為0.51%。平地12個中區會中,有8個中會出現正成長,以新竹中會年增率7.71%最高,壽山中會出現-0.94%最低,年增率隨禮拜規模遞增,禮拜平均人數為100人,出席率51.20%,且隨禮拜規模遞減。原住民15個中區會中,只有4個中會出現正成長,以西美中會年增率7.93%最高,東部排灣區會年增率-8.90%最低,禮拜平均人數為65人,出席率54.63%,且隨禮拜規模遞增。 在服事人員資料上,至2001年底,在本宗教會或機構工作者共計1,234人,其中男性佔83%,女性佔17%。牧師904人,準牧師(牧師候選人)13人,傳道師278人,宣道師等39人。 宣教神學的考量雖然本手冊的資料皆為量化的資料,但在閱讀時切不可以數量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我們需要更多宣教神學上的考量,幫助我們更正確掌握教勢報告的訊息。 當人口愈往都市集中時,核心與邊陲等區域不平衡的問題就會產生。我教會之教會數或許與台灣的某些便利商店數目一樣多,但二者之區位分布截然不同,例如教會數最多的地方行政單位是南投縣仁愛鄉及桃園縣復興鄉,而以商機為考量的便利商店則多設在大都會。無論身處何地,我教會仍然負起牧養百姓的責任,因為關心弱勢團體、照顧少數族群、平衡城鄉差距也是宣教理念的具體實踐。另外在與國內其他教派比較時,需考量教會區位、族群及禮拜規模等問題,例如本宗位於都會區,百人以上之平地教會有104間,信徒總數平均年增率為4.79%,遠高於全體教會的平均數。 在分析各項聚會與人數增長的關係時,除了幾個常識判斷中影響教勢發展的因素外,從教勢分析報告中也發現部分聚會的重要性,如成人主日學、社青團契、家庭小組[2]等這幾個都是能明顯區分人數增長差異的變項。幹部訓練、長執訓練及退修會等也與禮拜人數的增長有關。其他聚會如,祈禱會、家庭禮拜、婦女團契、兒童主日學等,雖然不能明顯區分人數增長的差異,但卻有其特色與功能,並不能因與人數增長無關而廢除或暫停該聚會。聚會的功能與效能之間的迷思值得教會多加思考。 以社區宣教來評量禮拜人數的增長時,不因某種特定社區宣教的類型或活動而有所差別,但以社區宣教的累加級數來分析則顯出差異,這表示投入社區宣教的多寡比投入的類型重要許多。若只評估單一類型的社區宣教,或許無法看出社區宣教的重要性。這提醒我們要注意宣教的多元性,在評估上也應該採取綜合性的指標。 性別議題在我教會已探討多年,女性封牧也跨入五十一個年頭,此議題雖與人數增長相去甚遠,但推動兩性平權也是我教會的宣教工作之一。從長執與會友的性別比相互比較,會發現教會的決策人員性別嚴重不均。或許與他教會相比,我教會已經在性別議題上做出較多的努力,但長老性別比約為260比100,執事性別比為127比100,仍顯示性別在教會決策上的不平衡,有待繼續努力。類似議題請參閱兩性平權調查報告。 資料蒐集的方法與困難2000年教勢統計是對當時長老教會所屬有正常聚會的1,203間教會進行普查,採問卷填答的方式進行。循往例請中會代為收齊再寄至總會,由於回收上的困難,2000年教勢統計有多達3次的追繳動作,第一次以電訪方式催繳,在題目數量上少了許多,實施至2001年八月底,約有90間教會採用此一方法蒐集。九月初以郵寄方式寄發尚未繳交之各教會第二次催繳問卷,十一月底寄出第三次催繳,截至2001年12月共收回問卷989份。回收率為82.21%,其中平地中會有95.09%,原住民中會有64.77%,較1998年略高。至於尚未回收的問卷表,除少數不願配合之教會外,多數因填寫上有困難,而無法繳回,往後在問卷上我們仍須檢討改進。 資料處理資料的取得難免受到資料真實性(信度)及有效反映實況(效度)的質疑,但我們只能盡力避免錯誤的發生,以較好的方式來呈現。因此交代資料處理的過程是必要的。 在資料處理上,缺繳或未填答部分以往年的資料填補,若仍無資料則以"0"代替。此一方法已行之有年,在1998年之前的統計資料皆以此方式蒐集,當資料修改時才補正,由於往年回收率偏低,因此所得到的資料正確性低,在計算合計的資料時,其實只是將回收資料累加的「樣本合計值」,因此造成資料逐年成長的假象,也造成「樣本合計值」比實際值稍低的結果。由於1998年教勢統計擴大回收,許多資料都得到更新,卻造成教勢資料大幅降低,在序列圖中可明顯看出1998年資料下滑,但1998年實際人數應比報告書高出許多。 在2000年教勢報告的資料處理上,在禮拜人數、會員數及信徒總數上缺繳或未填答部分,我們以往年的資料替代,若仍無資料則以遺漏值處理,非以"0"代替,這是與往年不同的。在加總的資料(如中會或總會合計)上,遺漏值以該中會有效資料之平均數作為估計數,然後再予以加總,因此所得之合計數為「母體估計值」,較接近實際的狀況。為計算人數增長率,遂重新計算1998年禮拜人數、會員數及信徒總數,因此在這些數值上與1998年報告書略有不同,在閱讀時需特別留意;與年增率無關之1998年資料仍沿用舊資料。其餘資料若空缺仍以"0"處理,因此太多缺繳或跳答的資料很容易產生誤導,在閱讀上請盡量參閱百分比或回收率統計,以免產生離實際情形太遠的錯誤觀察。 在資料檢誤上,因填答者對各項問題的認知不一,造成檢誤的困難,也花費許多時間。為使資料更加能反映教勢狀況,並適合進行分析,我們在數據上力求標準化,也採用次數、級數等測量方式衡量另外的宣教指標。關於這部分的資料在定義或附註的部分,有較詳細的計算解說,請讀者務必參閱。 定 義為使讀者更方便理解本手冊的各種用詞,將各項定義詳列於後: 1.樣本合計值:回收樣本之合計數。 2.母體估計值:由樣本合計值推估全體所得之值。由於估計值非整數,以四捨五入法取整數表示,在累加之後可能會產生1-2的誤差。 3.禮拜人數:各教會主日各場禮拜參與人數之總和。 4.會員數:陪餐會員(籍在人在)+不在會員(長期不在)+小兒會員(未受堅信禮)之人數總和。 5.信徒總數:會員數+慕道友(長期參加聚會,未受洗者)。 6.出席率:禮拜人數/會員數(以百分比表示) 7.禮拜人數年增率:Exp(Ln(2000年禮拜人數/1998年禮拜人數)/2)-1 8.信徒總數年增率:Exp(Ln(2000年信徒總數/1998年信徒總數)/2)-1 9.會員數年增率:Exp(Ln(2000年會員數/1998年會員數)/2)-1 10.族群:教會會員主要族群構成,按中區會分為平地中會與原住民中會。 11.行政區級:教會所在地之地方行政單位等級,分為鄉、鎮、市(縣轄市)、區(都會區)。用來表示都市化程度及教會區位分佈的情形。 12.會齡:自教會設立至2000年的時間(單位:年)。 13.倍加運動:1954-1964年,以此為界將會齡分成三段。倍加運動以前、倍加運動年間、倍加運動以後。 14.教會規模:分為堂會及支會二種。 15.禮拜規模:將禮拜人數以50人分組,按不同需要分七組或三組。 16.性別比:男性人數/女性人數。係一比值,以百分比表示,當數據愈接近100時表示兩性人數愈相等。 17.週間動員數:自聖歌隊至家庭小組等週間聚會出席人數合計。 18.週間動員指數:週間動員數/會員數*100。 19.社區宣教級數:社區服務+才藝班+生活營+社區講座+公益活動+松年大學+開放空間(每項1分,最高7分,表該教會辦理社區活動的次數或設施的累加)。 20.相關:二變數間的相互關連性,正相關表示二者變化成正比,負相關表示二者變化成反比。 21.分組檢定(T-test)與顯著差異:統計上將樣本分組,檢測二組中某變數是否有差異,顯著臨界值α=0.05。
後續工作教勢統計資料之蒐集是一長期且需大量人力投入的工作,為使將來報告更加完整,若先前貴教會尚未繳交,仍期盼您的補繳。由於教勢統計表內容繁多,後續的分析報告與資料的修正仍會在總會之教勢統計網站繼續進行。請上網www.pct.org.tw教勢統計網頁查詢。總會之教勢統計報告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2001年度之教勢統計,由各中區會自行實施,研發中心將協助各中區會事務所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的工作。 由於總會正在進行資料庫整合的事工,教勢統計資料常用來進行相關事工之教會或牧長樣本選定的標準,故盼請全力配合此一調查工作。若發現資料有誤,請務必來函或來電更正,以免發生連續性錯誤,增加您的困擾與不便。詳細資料已於2002年1月寄往各中區會事務所,可查詢更正。
[1]其資料中增長率變動幅度太大,與各年計算標準不一有關,關於本會資料也與本會發行的報告不同,見http://new.ccea.org.tw/database/wwwroot/statics/1999/0.htm [2]家庭小組可能是任何形式的小組聚會,並沒有限定為細胞小組。
|
||